维修手册:京瓷250ci 300ci 故障检修手册 二〇一七年三月三十日
2017-08-14
维修手册:京瓷250ci 300ci 故障检修手册 二〇一七年三月三十日
------------------------------------------
技术热线: 朱师傅
------------------------------------------
需要的资料在下面对应的群文件里面
可以加下面的QQ群下载
1群】75869671 这个手册在这里 搜 250ci 就可以
2群】25802613
3群】9448592
4群】75867028
5群】68766418
内容关键词
1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故障检修
TASKalfa 250ci Series
2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色彩偏差 有关图像方面的故障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用户使用环境的变化 ・机器的设置环境 ・纸张类型变化 | 根据用户处机器设置的水平 状态、温湿度及使用的纸 张,有可能出现色彩偏差或 色彩不真实。 | 通过系统菜单的调节/保养,按以下 步骤实施色彩校准及半色调自动灰度 调整。 ①色彩校准 →②色彩对位 →③灰度调整 |
3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步骤3:请进入第2页,选择“色彩校准”后执行。
步骤1:请按操作面板上的系统菜单按钮。
步骤2:请进入第2页,选择“调节/保养”。 步骤4:选择“色彩对位”后执行。
机器启动时及在工作中需校准时,会进行自动色彩对位调整(色彩对位),如实施手动调节,请先进行“色
彩校准”,再进行“色彩对位”。
※ 如不按上面的顺序进行调节,机器可能无法正确反映出经过色彩对位后的结果。
色彩对位调整时的注意事项
<色彩对位调整的步骤>
4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图像出现底灰故障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弊病 |
出现底灰(通 过DP读取原稿 时) *由于原稿用 纸本身的白度 不够 | 当使用DP ・当使用青白色的 纸张时,会出现青 灰色的底灰。 ・纸张表面附有其 它颜色。 | 由于读取的原稿纸张本 身的白度不够 | ・U074 通过DP读取时的特定调整 0 : 无更改(初始值) 1 : 补偿小 2 : 补偿中 3 : 补偿大 | 低灰度原稿的 时候可能显示 不出。 |
出现底灰(高 覆盖率时) *显影的原因 | 连续高覆盖率输出 后出现底灰: 全色25%连续输 出,黑色30%、高 覆盖率多张连续输 出。 (故障发生的条件: 在上述条件的覆盖 率以上,连续打印 30张前后,出现故 障) | ・供给速度 由于墨粉供给后来不及 搅拌,使墨粉未充电, 导致出现底灰。 | ・为了得到适当的偏压(ΔV),进行高覆盖 率(20%)输出时,在第10张和第50张时进 行校准(可在用户设定中更改)。 ・供纸速度 对策:用模式来转换供给时间 U325 设定纸张供纸间隔时间 Mode1⇒Mode5 | 在更改 U325设 定供纸间隔时 间时,会降低 机器的工作效 率 ⇒ 通常,当覆 盖率超过10% 时,供纸间隔 时间会变大, 进入Mode。如 更改到Mode5, 供纸间隔时间 将进一步扩大。 |
5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U074「 通过DP读取时的特定调整」
通过DP读取时,使用的原稿用纸本身发蓝而出现底灰时,可设定和稿台读取时浓度调整不同的
3个等级来对浓度进行补偿。
通过DP读取时的浓度调整
当作为原稿使用的纸张表面发青,通过DP复印后出现底灰时,可分开设定经过DP读取时的浓
度和经过稿台读取时的浓度。
* 经过DP读取时,当把本身发蓝的纸张作为原稿时,由于纸张的反射光减低,导致图像出现
底灰。
【调整】
通过U074「通过DP读取时的特定调整」来补偿通过DP读取时反射光的不足。
设定 0:无更改(初始值)
1:补偿小
2:补偿中
3:补偿大
・通过稿台读取时无问题,根据原稿用纸本身的白度,
当通过DP读取时出现底灰时,请通过U074把设定
更改为等级1或2或3后,再次确认图像是否还有问题。
6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U325 设定供纸间隔时间
在连续打印高浓度原稿时,如发生底灰或浓度深浅不一时,可更改高浓度打印时的供纸间隔时间和
控制墨粉的供给量。(U325 设定供纸间隔时间:初始设定ON)
①墨粉传感器的输出值(U155)连续3秒超过550或502时
②连续3张打印的平均覆盖率在5%以上时
U325
根据墨粉传感
器的输出值来
扩大供纸间隔
时间
供纸间隔
时间
墨粉供给量
MODE1(初始) 550以上 标准 普通
MODE2 502 长(x1.5) 普通
MODE3 550 短(x0.8) 普通
MODE4 550 标准 少
MODE5 502 长 少
故障现象 处理方法 打印覆盖率 高的文档 时,容易出 现底灰。 U325:设定供纸间隔时间 [select Mode]:从[1]改为 [5]。 ※如果优先考虑高效性的话,请设定为Mode4。 Mode4/5:单位时间内墨粉的供给量减少。 Mode5:由于供纸间隔时间增大,会使墨粉搅拌的时 间延长。当经常打印覆盖率高(10%以上)的文档时可 选择该模式。 1.Mode 2,3: 当墨粉供给来不及或出现图像不良(底灰)时选择 2.Mode 4,5: 高浓度打印时出现底灰时选择 墨粉供给量减少,确保墨粉供给的时间。 |
控制内容
标准的墨粉供给量(单位时间的墨粉
量),如果短时间内墨粉被消耗时,会
使大量墨粉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显影组
件,导致出现底灰。
<高浓度打印时供纸间隔时间控制的转换>
①根据墨粉传感器的输出值来扩大供纸间隔时间②供纸间隔时间③墨粉的供给量,可有Mode1
~5的选择。
7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由于显影原因导致图像不良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浓度淡(图 像整体偏淡) | 低覆盖率单张(驱动时 间) ①彩色比例1%以下 彩色驱动时间7秒/张以上 ②低覆盖率连续(覆盖率 2%以下、连续打印1000张 以上) | ①由于彩色显影空转时间过长,会导致墨粉 失效、带电状态不稳定(高带电)。 ②在低覆盖率(2%以下)情况下连续打印 时,由于显影内残留失效的墨粉,而导致 浓度偏低。 | U147 墨粉涂抹量的设定 ・加强对高充电墨粉(墨粉失效)清除的控制 ⇒增加对中间转印组件的墨粉涂抹(通过初始设定Mode1来 支持) |
浓度不一 (同一浓度 的一部分较 淡) | 通过U089进行色带输出 后,唯独黑色图像的边端 变淡。 | 由于每张的显影驱动时间非常长,导致出现 墨粉充电量上升,使之和载体的粘着力提升 的现象。 | 通过下面的内容来对应。(不需设定) 1.通过预测控制对位校准,来减少显影驱动时间。 (通常显影组件、激光器的温度出现10℃左右的变动时, 强制执行U467的【Set Timing】。 2. 只有当ID传感器检测到浓度降低时才可执行T7 →防止墨粉失效。 3. 连续工作中T7在第1次的70秒后实行,然后每隔1分钟再 实行一次。 4. 在低浓度输出时尽可能早的检测。 |
色彩不真实 | 在使用 TASKalfa250ci/300ci时 ・打开主电源,机器预热 校准,由于经过普通的校 准后,半色调的色彩真实 性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 | 容易出现墨粉失效的情况。 | ・在U464中增加切换的设置 (预热时校准模式的选择) 预热时的校准模式可以在简单校准(mode1)或普通校准 (Mode2)间切换。(初始值:简单校准 Mode1) *当预热时的校准模式切换到普通校准模式时,有可能会延 长预热时间。 |
8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浓度淡 U147 墨粉涂抹量的设定(T7控制)
◇T7排放量的上限 (U147 墨粉涂抹量的设定)
显影驱动时间 通过70秒(连续复印时的第2次是60秒)内输出的张数来计算。
墨粉在每张纸(通过A4来换算)上涂抹量的上限:
连续复印的覆盖率10%,单张复印5%以下(纸张上的覆盖率 + T7的排放量)
1)输出时墨粉涂抹的宽度: 从50mm(鼓表面)~最大210mm(中间转印带上的涂抹宽度)
2)输出后墨粉涂抹的宽度: 10(1张)~ 40mm(4张以上)
<通过维修保养模式U147来选择墨粉涂抹量的模式>
「MODE1」 (初始值): 通过ID传感器检测出的浓度结果,来决定各种颜色的修正值。
①BK775(CMY450)以上 (修正的浓度深):0.5倍
②BK700(CMY400)以上,不到BK775(CMY450) :1.0倍
②不到BK700(CMY400) (修正的浓度浅):1.5倍
「MODE2」 (图像出现白带时): MODE1的修正值+升高0.5
<根据计算墨粉涂抹量的结果来换算出修正倍率>
① 0.5倍:计算出的结果的0.5倍即为墨粉涂抹量
② 1.0倍:计算出的结果即为墨粉涂抹量
③ 1.5倍:计算出的结果的1.5倍即为墨粉涂抹量
出现白带的图像
9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U464 AC校准
<显影组件AC校准 执行U464> 请在更换鼓组件、显影组件时,执行U464。
考虑到提高画像质量,把鼓和显影套筒间的设计间距(200μm⇒120μm)缩小了,通过实施
显影套筒的AC电压(SLV_AC)的设定 U464(AC自动校准)进行下述的对应操作。
① 防止从显影套筒向感光鼓放电(显影泄漏),而出现图像浓度降低的现象。
② 温湿度的变化或显影辊的表面的特性的变动(由于墨粉失效等引起表面抵抗性的变化)
⇒由于放电起始点变化,要修正显影的AC 偏压。
③ 由于气压变化而引起放电起始电压变化。
执行U464 ⇒ 通过放电检测回路,可检测出从显影套筒到感光鼓上的放电电流。
<高海拔时,请在装机时执行>(全部组件都执行)
在高海拔装机时,请在装机时执行。
执行后,请进入墨粉厚层、光亮调节及I/O的校准。
<更换组件时执行>(只在更换好的组件上执行) 全色约5分钟
执行后,请进入墨粉厚层、光亮调节及I/O的校准。
*显影泄漏的图像・・・出现1条淡色的横线,此外后面14mm处还有粗线条的横线。
另外出现米粒状的图像。
10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执行步骤>
1.进入U464的初始画面,选择 AC Calibration。
2.把已更换的显影或鼓组件选择到 ON 的状态。(初始默
认为 OFF)
*如果更换了所有组件,则把所有组件都选择到 ON 的状态。
3.按打印键,开始执行。
4.执行后,确认是否显示“ Complete ”(正常完成)。
5.执行完成后,电源关/开机,完成设定。
*执行AC校准后,请在系统菜单的调整/维护里进行色彩
调整及灰度调整。
< AC校准 错误代码的内容>
Complete 正常完成
1 检测到本机盖板处于打开状态
2 检测到墨粉用尽
3 检测到废粉盒已满
11/12/13/14 接插件脱落、电路板故障(C/Y/M/BK)
15/16/17/18 显影组件内有异物混入(C/Y/M/BK)
19/20/21/22 未检测到显影组件放电(C/Y/M/BK)
⇒显影组件的接触点不良。
U464 AC校准
11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色点 出现显影不规则色点时的处理方法
<对于更换显影组件后,图像上出现不规则色点(Φ0.5mm)时的处理方法>
不规则色点 → 无周期性,单色输出时出现和该颜色不同的色点。
【处理方法】 U464 在AC Calib Magnification 里降低目标的AC偏压值,执行AC校准。
※过于降低时,会出现一段段的底灰,敬请注意。
U464(ID校准操作的设定) ⇒「AC Calib Magnification」⇒ 把出现故障的显影颜色的基准值从
“0”降到“-5”后,执行AC校准。
*如果半色调图像出现底灰时,把基准值恢复到“+1”后,再执行AC校准。
【发生的原因】当显影组件内的墨粉聚集后带电不均时发生。特别在装机时和机器使用初期时容
易发生。
U464 AC Calib Magnificaton: 执行AC校准后的数值可按各种颜色分开 设定。 | 如果出现Magent(品红色)的色点, 把该设定值降低5后,再执行AC校准。 |
不规则色点(φ0.5)
12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色彩不真实 U464 ID校正操作的设定
WarmUp Calib Type(机器启动时校准)设定 仅在低速机时显示
低速机启动时执行的校准是指把IO校准从2次缩短到1次的简单校准。
当色彩不真实时,选择MODE2,在机器启动时执行和高速机相同的普通校准。
MODE1:在机器启动时执行简单校准 (初始设定)
MODE2:在机器启动时执行用于高速机的普通校准。(针对色彩不真实的对策)
*选择Mode2时,预热时间:30 → 48秒
“WarmUp Calib Type” 仅在低速机时显示
预热时校准
模式的选择
13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显影重影 图像不良的原因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显影重影 | 在使用TASKalfa250ci/300ci时 ・容易出现30mm以上的高浓度色块 | ①控制显影辊和磁辊的Vpp一起降低。 ※受高海拔的气压影响,为了防止漏电,把显影辊和 磁辊的Vpp一起降低,使得磁辊侧容易出现重影。 | 通过U464,在ID校正 操作中增加了MODE的 切换。 |
14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显影重影 U464 ID校正操作的设定
<AC 校准模式的设定>
在高海拔低气压的地方,经过AC校准调节后,降低显影磁辊的偏压,为防止因浓度低而出现重
影图像,请选择MODE2,把显影磁辊的偏压控制到固定值(200)。
MODE1:进入普通的显影偏压控制,执行AC校准(初始)
MODE2:把显影偏压固定后,执行AC校准(在高海拔时选择)
选择AC校准
模式
15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图像处理故障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黑白输出的原稿进 行复印后,出现波 纹状的图案) | 用黑白复合机输出的黑 白原稿在彩色复合机上 复印出现故障现象。 | 如果出现故障现象的原稿(黑白打 印件)的网点在100~110线附近 时,领域分离有可能把它判定为网 点或非网点。 120L以上的网点⇒判定为网点 100L以下的网点⇒判定为文字 | ・更改领域分离的阈值 |
16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由于纸张的原因 出现二级转印图像故障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色块部有白点 | 使用了非京瓷推荐 的纸张 ・使用了纸张表面 抵抗力高的纸张时 | 墨粉的带电变得容易增加, 在二级转印部分会出现微小 的漏电现象。(转印电压高 的时候) | ①推荐使用彩色专用纸 ②纸张不能变更时,请确认纸张走纸方向改为纵向。 U106 确认降低二级转印电压设定。 对于纸张的宽度及属性进行设定。 |
鳞状图像 (在双面第2页 的图像上出现 鳞状的图像) | 使用了非京瓷推荐 的彩色张 ・当双面输出时 (含水率低、对电 气抵抗不高的时候) | 二级转印电流不足,引起转 印不良。 | U106(二级转印电压)上升30bit。 *请注意:若过于升高,会出现白点。 |
色块图像上有 底灰 (色块部的颜 色分布不一, 看上去象底灰 的现象) | 使用普通纸(黑白 纸张) ・在黑白纸张上出 现有色块的图像。 | ① 部分墨粉的光泽度增加, 另外由于色块图像上的底 灰现象加剧。 ② 由于墨粉的转印效率不好。 | 推荐使用彩色专用纸 ①如果使用黑白75g的纸张,请在媒体设定里把普通纸 的纸张厚度从普通2 改为 普通1(降低定影温度) 并且在U161中设定定影控制温度 Temp print Full Stable (Driving) 和 Stable (Stop) -10bit(降低光泽度)(注意定影 不良) ②U101 一次转印电压的设定 Add color (C)(M)(K) 5, 5, 15 ⇒ 全部 0 ( 注意一级转印不良) |
17
Technical Planning & Support Division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图像处理的原因 图像方面的故障
故障现象 | 用户使用环境 | 原因 | 处理方法 |
通常的打印作业和自定义文 件夹作业的输出图像不一样 (通常的打印作业(打印处 理)和自定义文件夹作业 (复印处理)的图像处理的 方法不同) | PDF通过KX-driver来输出,先在文 件夹中保存后再打印。 | 因为通常的打印作业 (打印处理)和自定义 文件夹作业(复印处理) 的图像处理方法不同, 所以严格来说图像输出 的结果会有不同。 | 要使图像和打 印出来的一致, 建议使用作业文 件夹 |

扫描开通重新登录查看更多

添加朱师傅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