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页|计数器: 京瓷KM-4850W 工程复印机 【附进入维修模式 错误代码 载体初始化方法】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2018-01-27
报告页|计数器: 京瓷KM-4850W 工程复印机 【附进入维修模式 错误代码 载体初始化方法】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
技术热线:朱师傅
------------------------------------------
搜索关键词: 打印测试页方法 打印自检页方法 打印报告页方法 查耗材余量方法 查看计数器方法 进入维修模式 错误代码 故障代码 












Paper misfeed
Remove pap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Remove pap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Pull out
Original table
Paper misfeed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
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置时,手送对位开关(BRSW)打开。
2. 不从上部滚筒装置供纸:J-11
复印开始时,上部供纸离合器(FCL-U)打开(预搓纸)后 45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FCL-U
RSW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2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U)打开后 6 s 内上部供纸开关(PFSW-U)不关闭。
RWCL-U
PFSW-U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3
3. 不从中部滚筒装置供纸:J-12
复印开始时,中部供纸离合器(FCL-M)打开(预搓纸)后 4200 ms 内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不打开。
FCL-M
PSSW (1 – 5)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4
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打开后 47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RSW
PSSW (1 – 5)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5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6
4. 不从下部滚筒装置供纸:J-13
复印开始时,下部供纸离合器(FCL-U)打开(预搓纸)后 6600 ms 内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不打开。
FCL-L
PSSW (1 – 5)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7
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打开后 47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RSW
PSSW (1 – 5)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8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L)打开后 21 s 内下部供纸开关(PFSW-L)不关闭。
RWCL-L
PFSW-L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9
5. 手送供纸台对位卡纸: J-30
从手送供纸台供纸时,当供纸超过最大复印长度* 300 mm 时手送定时开关(BTSW)不关闭。
* 当安装标准容量的内存时,允许的最大复印长度为 6000 mm。
6. 滚筒装置对位卡纸: J-31
对位搓纸开始后 15 s 内对位辊离合器(RRCL)不打开。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0
裁切电机(CM)关闭后 23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关闭。
CM
RSW 23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1
在裁切操作过程中,当裁切尚未完成时裁切装置停止运行。
8. 出纸部卡纸: J-50
纸张被裁切以后,对位开关(RSW)关闭后 62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关闭。
RSW
ESW 62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2
手送定时开关(BTSW)关闭后 65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关闭。
BTSW
ESW 65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3
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置时,出纸开关(ESW)打开。
------------------------------------------
原稿预搓纸开始
时序图 1-5-14
在原稿电机(OM)打开(原稿对位搓纸)时,原稿后端开关(OTSW)关闭。
原稿前端开关(OLSW)关闭后 3500 ms 内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关闭。
OTSW
OM
原稿对位搓纸开始
关 开
OLSW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5
在按下扫描停止键时,原稿后端开关(OTSW)打开。
当原稿供纸超过长复印件所允许的最大长度时,原稿前端开关(OLSW)不关闭。
在原稿返回模式中,当原稿供纸时间超过所要求的时间后,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关闭。
------------------------------------------
------------------------------------------
------------------------------------------
------------------------------------------
------------------------------------------
------------------------------------------
------------------------------------------
------------------------------------------
------------------------------------------
(2) 图像的部分或全部为实心黑。 原因
1.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未能点亮。
2. 无主充电。
3. LPH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4. LPH 不良。
5. IPU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6. IPU PCB 不良。
2A7
1-5-20
(3) 图像太淡。
(4) 可见底色。
原因
1. 墨粉不足。
2. 显影剂失效。
3. 感光鼓磨损。
4.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5.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6.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7. LPH 变脏。
8.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原因
1.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2. 显影剂失效。
3.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4.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5.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6. LPH 变脏。
------------------------------------------
(5) 白线呈纵向出现。
(6) 黑线呈纵向出现。
原因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2. 显影组件中有异物。
3. 感光鼓破损。
4. 稿台玻璃变脏。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6. LPH 变脏。
7. LPH 不良。
原因
1. 稿台玻璃变脏。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3. 感光鼓破损。
4.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6.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7. LPH 不良。
8. IPU PCB 不良。
------------------------------------------
(7) 黑线呈横向出现。
(8) 复印件图像的一侧比另一侧
浓。
原因
1. 感光鼓破损。
2. 不输出显影偏压。
3. 显影部变脏。
原因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3.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良。
------------------------------------------
(9) 图像上出现黑点。
(10) 图像模糊。
原因
1. 感光鼓破损。
2.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3. 清洁毛刷变脏或破损。
原因
1. 原稿传输不规则。
2. 压辊变形。
3. 纸张传输驱动系统故障。
------------------------------------------
(11) 图像前端始终未与原稿对齐。
(12) 图像前端偶尔未与原稿对齐。
(13) 纸张折皱。
原因
1. 错误地调节了前端对位。
原因
1. 对位辊离合器或手送对位离合器安装不正确或操作不正确。
原因
1. 纸张曲皱。
2. 纸张潮湿。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
(14) 发生偏移。
(15) 图像部分缺损。
(16) 定影不良。
原因
1. 清洁刮板不良。
2. 左消电灯、中消电灯或右消电灯未能点亮。
原因
1. 纸张潮湿。
2. 纸张折皱。
3. 感光鼓破损。
4. 预转印内部上导板变形。
原因
1. 纸张错误。
2.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温度。
4. 压辊破损。
------------------------------------------
(17) 图像焦距不良。
(18) 图像中线未与原稿对齐。 原因
1. 纸卷未在纸卷筒上正确安装。
2. 纸张未在手送供纸台上正确放置。
3. 原稿未正确放置。
原因
1. LPH 安装不正确。
2. LPH 不良。
3. CIS 不良。
------------------------------------------
(19)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白
色。
(20)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黑
色。
原因
1. CIS 或 ISU PCB 不良。
2. LPH 不良。
原因
1. CIS 或 ISU PCB 不良。
2. LPH 不良。
请参见“(19)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白色”,查看检查步骤和纠正措施。
------------------------------------------
------------------------------------------
* 选购件
2A7
1-5-30
------------------------------------------
* 选购件
2A7
1-5-31
------------------------------------------
2A7
1-5-33
* 选购件
------------------------------------------
1-5-5 机械问题
* 选购件
------------------------------------------2A7
1-5-36
------------------------------------------
技术热线:朱师傅
------------------------------------------
搜索关键词: 打印测试页方法 打印自检页方法 打印报告页方法 查耗材余量方法 查看计数器方法 进入维修模式 错误代码 故障代码
------------------------------------------
1】手机版-点下面直接打开 ;2】电脑版-复制下面的链接到电脑浏览器地址栏可以直接下载
1】手机版-点下面直接打开 ;2】电脑版-复制下面的链接到电脑浏览器地址栏可以直接下载
京瓷KM-4850W 工程复印机
操作手册
http://url.cn/5MuSOcu ------------------------------------------
京瓷KM-4850W 工程复印机 维修手册
http://url.cn/5ef4FCH 京瓷KM-4850W 工程复印机 维修手册
------------------------------------------
1、操作面板
机器部件图解 





.



1“自动供纸/自动倍率”键
(按下该键,可在自动纸张选择模式和自动缩放模式之间进行切
换,见4-4页)
2 “100%”键
(按下该键,可将复印件的缩放比例设为100%)
3“缩小/放大”键
(按下该键,可更改复印件的缩放比例)
4 信息显示屏
(在此,将显示复印条件以及错误信息,如卡纸。
注释:在低于41˚F[5˚C]的低温环境下使用复印机时。可能会无
法看清显示屏上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5液晶显示屏浓
度”调整浓度的默认设置,见7-1页)
5“原稿类型”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原稿类型:正常原稿、文本、以及照片。将根
据原稿类型执行恰当的图形处理,见4-2页)
6“自动浓淡”键
(按下该键,可自动设置曝光,见4-3页)
7“纸张类型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纸张类型:证券纸、描图纸、投影胶片、以及
自定义纸张,见4-2、 4-5页)
8 “卷纸路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卷纸路:可选的卷纸路1、卷纸路2、卷纸路
3、以及手送,见4-2页)
9“尺寸裁切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从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同步裁切、固定尺寸裁
切、以及数字输入[自定义],见4-2、 4-6页)
0“初始设定”键
(按下该键,可以登录默认设置、程序,或更改语言)
a“编辑”键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编辑功能,如图形偏移、留白复印、边框擦
除、镜像、以及图形旋转,见5-5页)
b“输出调整”键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倾斜校正、复印尺寸微调、或定影温度微调
功能,见6-1页)
c“程序调用”键
(按下该键,可以重新调用登录的程序,见6-10页)
d (光标)键
(使用这些键,可在多种设置模式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这些键,可
以更改缩放比例)
e OK键
(使用它,可确认在多种设置模式中所作的选择)
f“存储”指示灯
(指明了对图形内存的使用情况。
亮:已将图形储存在内存中。
灭:内存中未储存图形。
闪烁:正在将图形存储在内存中)
g“再复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执行再次复印操作,见6-4页)
h“添加作业”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作业预约功能,见6-7页)
i“分类/分组”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选择分类/分组复印。分类/分组指示灯将随之点
亮,见5-12页)
j“插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将中断复印操作。插印指示灯将点亮,见6-11页)
k“预览复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将显示一份样本复印件,预览复印指示灯将点亮,见
6-6页)
l“节能”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进入或退出节能模式。节能指示灯将点亮,见4-1
页)
m“开始”键
(按下该键,可以启动扫描或输出操作)
n“复位”键
(按下该键,可以取消预置的功能。同时将清除保存在图形内存中
的图形数据)
o“停止/清除”键
(按下该键,将清除复印数目,或终止正在进行的复印操作)
p“淡/浓”指示灯
(指明了手动浓度调整模式的状态。
淡指示灯亮:标准的淡模式。
浓指示灯亮:标准的浓模式,见4-3页)
q“复印浓度”指示灯
(指明了手动浓度调整模式下的浓度,左侧指示灯表明浓度水平较
淡,右侧指示灯表明浓度水平较浓)
r“复印浓度”键
(在手动浓度调整模式下,按下它,可调整复印浓度,见4-3页)
s“扫描”指示灯
(指明了原稿扫描的状态。
亮:可以执行扫描操作。
灭:无法执行扫描操作。
闪烁:正在扫描原稿)
t“复印/打印/扫描”键/指示灯(安装了可选的接口装置后,按下该
键,能够切换到打印机或扫描仪模式,指示灯将点亮)
u数字键
(按下这些键,能够输入复印数目或其他数值)
v“纸卷切割”键
(设置了新的纸筒时,应按下该键。在输出期间以及取消复印操作
期间,也应按下该键以便强行切割纸筒,见4-2、 4-6页)
w“原稿扫描停止”键
(按该键, 将立刻终止原稿的传输操作,见4-9页)

(按下该键,可在自动纸张选择模式和自动缩放模式之间进行切
换,见4-4页)
2 “100%”键
(按下该键,可将复印件的缩放比例设为100%)
3“缩小/放大”键
(按下该键,可更改复印件的缩放比例)
4 信息显示屏
(在此,将显示复印条件以及错误信息,如卡纸。
注释:在低于41˚F[5˚C]的低温环境下使用复印机时。可能会无
法看清显示屏上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5液晶显示屏浓
度”调整浓度的默认设置,见7-1页)
5“原稿类型”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原稿类型:正常原稿、文本、以及照片。将根
据原稿类型执行恰当的图形处理,见4-2页)
6“自动浓淡”键
(按下该键,可自动设置曝光,见4-3页)
7“纸张类型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纸张类型:证券纸、描图纸、投影胶片、以及
自定义纸张,见4-2、 4-5页)
8 “卷纸路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选择卷纸路:可选的卷纸路1、卷纸路2、卷纸路
3、以及手送,见4-2页)
9“尺寸裁切选择”键
(按下该键,可从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同步裁切、固定尺寸裁
切、以及数字输入[自定义],见4-2、 4-6页)
0“初始设定”键
(按下该键,可以登录默认设置、程序,或更改语言)
a“编辑”键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编辑功能,如图形偏移、留白复印、边框擦
除、镜像、以及图形旋转,见5-5页)
b“输出调整”键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倾斜校正、复印尺寸微调、或定影温度微调
功能,见6-1页)
c“程序调用”键
(按下该键,可以重新调用登录的程序,见6-10页)
d (光标)键
(使用这些键,可在多种设置模式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这些键,可
以更改缩放比例)
e OK键
(使用它,可确认在多种设置模式中所作的选择)
f“存储”指示灯
(指明了对图形内存的使用情况。
亮:已将图形储存在内存中。
灭:内存中未储存图形。
闪烁:正在将图形存储在内存中)
g“再复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执行再次复印操作,见6-4页)
h“添加作业”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使用作业预约功能,见6-7页)
i“分类/分组”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选择分类/分组复印。分类/分组指示灯将随之点
亮,见5-12页)
j“插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将中断复印操作。插印指示灯将点亮,见6-11页)
k“预览复印”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将显示一份样本复印件,预览复印指示灯将点亮,见
6-6页)
l“节能”键/指示灯
(按下该键,可以进入或退出节能模式。节能指示灯将点亮,见4-1
页)
m“开始”键
(按下该键,可以启动扫描或输出操作)
n“复位”键
(按下该键,可以取消预置的功能。同时将清除保存在图形内存中
的图形数据)
o“停止/清除”键
(按下该键,将清除复印数目,或终止正在进行的复印操作)
p“淡/浓”指示灯
(指明了手动浓度调整模式的状态。
淡指示灯亮:标准的淡模式。
浓指示灯亮:标准的浓模式,见4-3页)
q“复印浓度”指示灯
(指明了手动浓度调整模式下的浓度,左侧指示灯表明浓度水平较
淡,右侧指示灯表明浓度水平较浓)
r“复印浓度”键
(在手动浓度调整模式下,按下它,可调整复印浓度,见4-3页)
s“扫描”指示灯
(指明了原稿扫描的状态。
亮:可以执行扫描操作。
灭:无法执行扫描操作。
闪烁:正在扫描原稿)
t“复印/打印/扫描”键/指示灯(安装了可选的接口装置后,按下该
键,能够切换到打印机或扫描仪模式,指示灯将点亮)
u数字键
(按下这些键,能够输入复印数目或其他数值)
v“纸卷切割”键
(设置了新的纸筒时,应按下该键。在输出期间以及取消复印操作
期间,也应按下该键以便强行切割纸筒,见4-2、 4-6页)
w“原稿扫描停止”键
(按该键, 将立刻终止原稿的传输操作,见4-9页)


------------------------------------------
2、联机打印测试页
点击电脑左下角的开始---打印机与传真----在打印机图标上右键----属性 ----打印测试页 点一下就可以打印测试页了
------------------------------------------
3、脱机打印报告页方法:查耗材余量 看计数器方法:
------------------------------------------
4、进入维修模式方法 载体初始化方法 保养模式
2、联机打印测试页
点击电脑左下角的开始---打印机与传真----在打印机图标上右键----属性 ----打印测试页 点一下就可以打印测试页了
------------------------------------------
3、脱机打印报告页方法:查耗材余量 看计数器方法:
------------------------------------------
4、进入维修模式方法 载体初始化方法 保养模式






------------------------------------------
5、错误代码大全
5、错误代码大全


1-5-1 供纸错误检测
(1) 供纸错误显示
如果出现卡纸,复印机会立即停止复印,并且操作面板上会显示一条供纸错误信息。按照检测条件分类的卡纸计数可在保养
项目 U903 中检查。
要取出卡纸时,请打开前盖板并取出滚筒装置,或打开可拆卸装置或原稿盖板。
要使供纸错误检测复位时,请打开后再关闭前盖板、可拆卸装置、下部右盖板、出纸盖板或原稿盖板,以便分别使安全开关
5 和 6、1 和 2、4、3、或 7 和 8 关闭后再打开。
(1) 供纸错误显示
如果出现卡纸,复印机会立即停止复印,并且操作面板上会显示一条供纸错误信息。按照检测条件分类的卡纸计数可在保养
项目 U903 中检查。
要取出卡纸时,请打开前盖板并取出滚筒装置,或打开可拆卸装置或原稿盖板。
要使供纸错误检测复位时,请打开后再关闭前盖板、可拆卸装置、下部右盖板、出纸盖板或原稿盖板,以便分别使安全开关
5 和 6、1 和 2、4、3、或 7 和 8 关闭后再打开。
卡纸代码 | 说明 | 信息 |
J-10 | 不从手送供纸台供纸 | |
J-11 | 不从上部滚筒装置*供纸 | |
J-12 | 不从中部滚筒装置供纸 | |
J-13 | 不从下部滚筒装置供纸 | |
J-30 | 手送供纸台对位卡纸 | |
J-31 | 滚筒装置对位卡纸 | |
J-40 | 纸张传输部卡纸 | |
J-50 | 出纸部卡纸 | |
J-70 | 原稿供纸部卡纸 | Set original
again Remove original |
Paper misfeed
Remove pap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Remove paper
Paper misfeed
Open front cover
Paper misfeed
Pull out
Original table
Paper misfeed
------------------------------------------
2A7
1-5-2
(2) 供纸错误检测条件
OTSW OLSW
BTSW BRSW
RSW BRCL
RWCL-U
RWCL-M
RWCL-L
FCL-L
PFSW-L
FCL-M
PFSW-M
FCL-U
PFSW-U
1, 2, 3, 4, 5
PSSW
ESW
图 1-5-1 供纸错误检测
------------------------------------------
1-5-2
(2) 供纸错误检测条件
OTSW OLSW
BTSW BRSW
RSW BRCL
RWCL-U
RWCL-M
RWCL-L
FCL-L
PFSW-L
FCL-M
PFSW-M
FCL-U
PFSW-U
1, 2, 3, 4, 5
PSSW
ESW
图 1-5-1 供纸错误检测
------------------------------------------
2A7
1-5-3
1. 不从手送供纸台供纸:J-10
手送对位开关(BRSW)打开后 1600 ms 内手送定时开关(BTSW)不打开。
BRSW
BTSW
1-5-3
1. 不从手送供纸台供纸:J-10
手送对位开关(BRSW)打开后 1600 ms 内手送定时开关(BTSW)不打开。
BRSW
BTSW
16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
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置时,手送对位开关(BRSW)打开。
2. 不从上部滚筒装置供纸:J-11
复印开始时,上部供纸离合器(FCL-U)打开(预搓纸)后 45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FCL-U
RSW
45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2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U)打开后 6 s 内上部供纸开关(PFSW-U)不关闭。
RWCL-U
PFSW-U
6 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3
3. 不从中部滚筒装置供纸:J-12
复印开始时,中部供纸离合器(FCL-M)打开(预搓纸)后 4200 ms 内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不打开。
FCL-M
PSSW (1 – 5)
42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4
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打开后 47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RSW
PSSW (1 – 5)
47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5
------------------------------------------
2A7
1-5-4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M)打开后 13 s 内中部供纸开关(PFSW-M)不关闭。
RWCL-M
PFSW-M
1-5-4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M)打开后 13 s 内中部供纸开关(PFSW-M)不关闭。
RWCL-M
PFSW-M
13 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6
4. 不从下部滚筒装置供纸:J-13
复印开始时,下部供纸离合器(FCL-U)打开(预搓纸)后 6600 ms 内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不打开。
FCL-L
PSSW (1 – 5)
66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7
纸张尺寸开关(PSSW 1 至 5)打开后 47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打开。
RSW
PSSW (1 – 5)
47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8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RWCL-L)打开后 21 s 内下部供纸开关(PFSW-L)不关闭。
RWCL-L
PFSW-L
21 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9
5. 手送供纸台对位卡纸: J-30
从手送供纸台供纸时,当供纸超过最大复印长度* 300 mm 时手送定时开关(BTSW)不关闭。
* 当安装标准容量的内存时,允许的最大复印长度为 6000 mm。
6. 滚筒装置对位卡纸: J-31
对位搓纸开始后 15 s 内对位辊离合器(RRCL)不打开。
------------------------------------------
2A7
1-5-5
7. 纸张传输部卡纸:J-40
对位辊离合器(RRCL)打开(对位搓纸)后 61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打开。
RRCL
ESW
1-5-5
7. 纸张传输部卡纸:J-40
对位辊离合器(RRCL)打开(对位搓纸)后 61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打开。
RRCL
ESW
6100 ms |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0
裁切电机(CM)关闭后 2300 ms 内对位开关(RSW)不关闭。
CM
RSW 23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1
在裁切操作过程中,当裁切尚未完成时裁切装置停止运行。
8. 出纸部卡纸: J-50
纸张被裁切以后,对位开关(RSW)关闭后 62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关闭。
RSW
ESW 62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2
手送定时开关(BTSW)关闭后 6500 ms 内出纸开关(ESW)不关闭。
BTSW
ESW 6500 ms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3
在打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置时,出纸开关(ESW)打开。
------------------------------------------
2A7
1-5-6
9. 原稿供纸部卡纸:J-70
原稿电机(OM)打开(原稿预搓纸)后 3 s 内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打开。
OLSW
关 开
OM
关 开
OTSW
关 开
1-5-6
9. 原稿供纸部卡纸:J-70
原稿电机(OM)打开(原稿预搓纸)后 3 s 内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打开。
OLSW
关 开
OM
关 开
OTSW
关 开
3 s |
原稿预搓纸开始
时序图 1-5-14
在原稿电机(OM)打开(原稿对位搓纸)时,原稿后端开关(OTSW)关闭。
原稿前端开关(OLSW)关闭后 3500 ms 内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关闭。
OTSW
OM
3500 ms |
原稿对位搓纸开始
关 开
OLSW
关 开 关 开
时序图 1-5-15
在按下扫描停止键时,原稿后端开关(OTSW)打开。
当原稿供纸超过长复印件所允许的最大长度时,原稿前端开关(OLSW)不关闭。
在原稿返回模式中,当原稿供纸时间超过所要求的时间后,原稿后端开关(OTSW)不关闭。
------------------------------------------
2A7
1-5-7
(3) 供纸错误
1-5-7
(3) 供纸错误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J-10) 不从手送供纸台供纸 | 复印纸被部分撕脱,卡在手送供纸 辊或手送供纸上部辊或手送供纸下 部辊附近。 手送定时开关不良。 手送对位开关不良。 |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如果手送定时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11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手送定时开关。 如果手送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12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手送对位开关。 |
(J-11) 不从上部滚筒装置*供 纸 | 纸张错误。 复印纸被部分撕脱,留在上部滚筒 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纸张传输 路径中。 上部滚筒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 纸张传输路径中有导板或其它元 件。 上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被 纸屑弄脏。 上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变 形或磨损。 对位开关致动器损坏。 对位开关不良。 上部供纸开关*不良。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 出现电气故 障。 上部供纸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对位辊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 请检查,如果发现纸张严重曲皱或不适合复印,请更换纸 张。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请检查并修复或更换变形的部件。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果变脏,请用异丙醇清洁。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有必要,请更换滚筒供纸上部 辊。 请检查,若致动器损坏,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7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上部供纸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16-1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上部供纸开关。 参见 1-5-29 页。 参见 1-5-30 页。 参见 1-5-31 页。 |
(J-12) 不从中部滚筒装置供 纸 | 纸张错误。 复印纸被部分撕脱,留在中部滚筒 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纸张传输 路径中。 | 请检查,如果发现纸张严重曲皱或不适合复印,请更换纸 张。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
------------------------------------------
2A7
1-5-8
1-5-8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中部滚筒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 纸张传输路径中有导板或其它元 件。 中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被 纸屑弄脏。 中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变 形或磨损。 对位开关致动器损坏。 对位开关不良。 中部供纸开关不良。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出现电气故 障。 中部供纸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对位辊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 请检查并修复或更换变形的部件。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果变脏,请用异丙醇清洁。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有必要,请更换滚筒供纸上部 辊。 请检查,若致动器损坏,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7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中部供纸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16-2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中部供纸开关。 参见 1-5-30 页。 参见 1-5-30 页。 参见 1-5-31 页。 | (J-12) 不从中部滚筒装置供 纸 |
纸张错误。 复印纸被部分撕脱,留在下部滚筒 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纸张传输 路径中。 下部滚筒装置和滚筒对位辊之间的 纸张传输路径中有导板或其它元 件。 下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被 纸屑弄脏。 下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变 形或磨损。 对位开关致动器损坏。 对位开关不良。 下部供纸开关不良。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出现电气故 障。 | 请检查,如果发现纸张严重曲皱或不适合复印,请更换纸 张。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请检查并修复或更换变形的部件。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果变脏,请用异丙醇清洁。 请检查滚筒供纸上部辊,如有必要,请更换滚筒供纸上部 辊。 请检查,若致动器损坏,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7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对位开关。 如果下部供纸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16-3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下部供纸开关。 参见 1-5-30 页。 | (J-13) 不从下部滚筒装置供 纸 |
------------------------------------------
2A7
1-5-9
1-5-9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J-13) 不从下部滚筒装置供 纸 | 下部供纸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对位辊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 参见 1-5-30
页。 参见 1-5-31 页。 |
(J-30) 手送供纸台对位卡纸 | 复印纸碎片卡在手送对位开关附 近。 手送定时开关不良。 |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如果手送定时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11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手送定时开关。 |
(J-31) 滚筒装置对位卡纸 | 复印纸碎片卡在对位开关附近。 对位开关不良。 |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如果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7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对位开关。 |
(J-40) 纸张传输部卡纸 | 复印纸被部分撕脱,留在滚筒对位 辊和出纸辊之间的纸张传输路径 中。 滚筒对位辊和出纸辊之间的纸张传 输路径中有导板或其它元件。 滚筒对位辊、预转印辊或出纸辊变 脏。 滚筒对位辊、预转印辊或出纸辊变 形或磨损。 压辊分离爪或热辊严重脏污。 压辊分离爪或热辊变形。 分离充电器导线损坏。 对位辊离合器出现电气故障。 出纸开关不良。 出纸开关致动器损坏。 分离爪电磁铁不良。 |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请检查并修复或更换变形的部件。 请检查各辊,如果变脏,请用异丙醇清洁。 请检查各辊,如有必要,请更换。 请检查,如有必要,请进行清洁。 请检查,并更换变形的部件。 参见 1-6-37 页。 请检查,如果分离充电器导线损坏,请更换。 参见 24 页。 参见 1-5-31 页。 如果出纸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13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出纸开关。 请检查,若致动器损坏,请更换致动器。 参见 1-5-34 页。 |
------------------------------------------
2A7
1-5-10
1-5-10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J-50) 出纸部卡纸 | 纸卷未被裁切。 有纸张卡在出纸开关附近。 出纸开关不良。 | 请按切纸键,将剩余纸张切下并取出。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如果出纸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13 处电 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出纸开关。 |
(J-70) 原稿供纸部卡纸 | 有纸张卡在原稿后端开关附近。 原稿后端开关不良。 原稿严重曲皱。 原稿长度超过最大长度。 上部前、上部中、上部后、下部前 或下部后原稿辊的表面被纸屑弄 脏。 上部前、上部中、上部后、下部前 或下部后原稿辊变形或磨损。 原稿盖板未完全关闭。 原稿电机或原稿电机电路板出现电 气故障。 原稿前端开关不良。 | 请检查,若有被卡纸张请取出。 如果原稿后端开关打开和关闭时,扫描电路板 上的 CN7-1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原稿后端开关。 请检查,如有必要,请进行平整。 请使用符合长度规定的原稿。 请检查各辊,如果变脏,请用异丙醇清洁。 请检查各辊,如有必要,请更换。 请完全关闭原稿盖板。 参见 1-5-29 页。 如果原稿前端开关打开和关闭时,扫描电路板 上的 CN7-2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原稿前端开关。 |
------------------------------------------
2A7
1-5-11
1-5-2 自诊断功能
(1) 自诊断显示屏
本机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本机发现自身出现故障时,将停止复印并在显示屏上显示 4 位的自诊断代码(0110 至 7200)(代
码前加“C”),用来表示故障的性质,同时还显示一条要求呼叫维修的信息。
排除故障后,通过打开和关闭可拆卸装置(使 SSW 1 和 2 关闭和打开)或关闭电源开关后再打开,自诊断功能可被复位。
Call for service.
图 1-5-2 维修呼叫代码显示
------------------------------------------
1-5-11
1-5-2 自诊断功能
(1) 自诊断显示屏
本机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本机发现自身出现故障时,将停止复印并在显示屏上显示 4 位的自诊断代码(0110 至 7200)(代
码前加“C”),用来表示故障的性质,同时还显示一条要求呼叫维修的信息。
排除故障后,通过打开和关闭可拆卸装置(使 SSW 1 和 2 关闭和打开)或关闭电源开关后再打开,自诊断功能可被复位。
Call for service.
图 1-5-2 维修呼叫代码显示
------------------------------------------
2A7
1-5-12
(2) 自诊断代码
1-5-12
(2) 自诊断代码
C0110 | 备份 RAM 错误 •备份区被改变。 | 打开后再关闭可拆卸装置,执行保养项目 U020,对备份内存数据进行格式化。 对备份内存数据进行格式化后,如果显示 “C011”,请更换驱动主控板。 | 备份内存数据出现故障。 驱动主控板不良。 |
C0210 | MMI 通信错误 •经过 50 秒后,IPU PCB 和驱动主 控板之间的初始通信仍未完成。 •数据发出后,重试 20 次仍然没有响 应。 | 更换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 工作正常。 | 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 不良。 |
C0220 | 驱动通信错误 •经过一定时间后, IPU PCB 和驱动主 控板之间的初始通信仍未完成。 | 更换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 工作正常。 | 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 不良。 |
C0310 | HDC 通信错误 •数据发出后,重试 50 次仍然没有响 应。 | 更换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 工作正常。 | 驱动主控板或 IPU
PCB 不良。 |
C0620 | 内存故障 •内存插槽中未检测到 DIMM。 | 将 DIMM 重新安装到 IPU
PCB 上的 CN7、 CN8 和 CN9 中。(请务必首先将 DIMM 安 装到 CN7 中。) 更换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DIMM
安装不正确。 IPU PCB 不良。 |
C0800 | 图像处理错误 •图像处理 ASIC 状态无变化。 | 更换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IPU PCB 不良。 |
C0850 | 备份内存错误 •数据无法正常写入备份内存。 | 更换 IPU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IPU PCB 不良。 |
C1300 | 裁切电机错误 •打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 置、出纸盖板或下部右盖板后经过一 定时间(900 ms),裁切装置未返 回原位。 |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裁切装置(参 见 1-6-42 页)。 更换裁切装置(参见 1-6-42 页)。 更换裁切装置(参见 1-6-42 页)。 更换驱动主控板,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裁切电机接插件端子连接 松动或接触不良。 裁切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左、右裁切原位开关不 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代码 | 内容 | 备注 |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
2A7
1-5-13
1-5-13
代码 | 内容 | 备注 |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
C2201 | 感光鼓电机锁定错误 •感光鼓电机 REM 信号变为开后,经 过 1 s 以后,驱动主控板上 CN7-11 处的感光鼓电机锁定检测信号仍保持 为开。 | 感光鼓电机接插件端子连 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感光鼓电机不能正常工 作。 驱动主控板不良。 |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更换感光鼓电机,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更换驱动主控板,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C5100 | 电源高压错误 当电源高压 REM 信号为开时,主栅短 路检测信号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的 CN6-18。 | 主充电器导线损坏。 主充电器栅网损坏。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端 子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 请更换主充电器导线(参见
1-6-22
页)。 更换主充电器栅网。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更换电源高压变压器,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 常。 |
C5110 | 转印高压错误 当转印高压 REM 信号为开时,转印短 路检测信号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的 CN3-3。 | 转印辊充电器导线或分离 充电器导线损坏。 转印辊充电器导线或分离 充电器导线上粘有异物。 ST 高压变压器接插件端 子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 更换转印辊充电器导线或分离充电器导线(参 见 1-6-24 页)。 清洁转印辊充电器导线或分离充电器导线。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更换 ST 高压变压器,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 常。 |
C5500 |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错误 •当复印开始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 置、出纸盖板或下部右盖板,执行表 面电势校正时,表面电势传感器输入 到驱动主控板上 CN2-5 处的电平小 于 500 V(3.1 V)(15 个输入的平 均值)。 |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接 插件端子接触不良。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不 良。 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 不 良。 主充电器导线损坏。 主充电器栅网损坏。 | 检查接插件端子的连通性,如有必要请修复。 更换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和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更换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和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请更换主充电器导线(参见 1-6-22 页)。 更换主充电器栅网。 |
------------------------------------------
1-5-14
代码 | 内容 | 备注 |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
C5500 |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错误 •当复印开始或打开/关闭可拆卸装 置、出纸盖板或下部右盖板,执行表 面电势校正时,表面电势传感器输入 到驱动主控板上 CN2-5 处的电平小 于 500 V(3.1 V)(15 个输入的平 均值)。 |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端 子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更换电源高压变压器,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 常。 更换驱动主控板,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C5650 | 暗电势错误 表面电势校正执行 10 次以后,表面电 势仍不在目标电势有效范围内。 |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接 插件端子连接松动或接触 不良。 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不 良。 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 不 良。 主充电器导线损坏。 主充电器栅网损坏。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端 子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检查接插件端子的连通性,如有必要请修复。 更换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和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更换感光鼓表面电势传感器和感光鼓表面电势 PCB,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请更换主充电器导线(参见 1-6-22 页)。 更换主充电器栅网。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更换电源高压变压器,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 常。 更换驱动主控板,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C6000 | 主定影加热器连接损坏 •在温度 15°C 以上的环境中 20 分钟 以后,机器操作仍未稳定。 •在温度 15°C 以下的环境中 30 分钟 以后,机器操作仍未稳定。 •定影稳定后,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检 测到的温度低于 100°C。 | 主定影加热器安装不正 确。 主定影加热器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安装 不正确。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接插 件端子连接松动。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出现 故障。 定影装置温控器工作。 | 请检查,若有必要请重新安装。 请检查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主定影加 热器(参见 1-6-34 页)。 请检查,若有必要请重新安装。 请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2-15 处的连接,以及 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有异常,请修复或更换 (参见 1-6-38 页)。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Ω,请更换定影装 置热敏电阻 1(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定影装置 温控器(参见 1-6-40 页)。 |
------------------------------------------
2A7
1-5-15
1-5-15
代码 | 内容 | 备注 |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
选择“HEAT1”(主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 项目 U196。如果电源板上 TB3 和 CN2-1 之 间的电压不变为 100 V AC,请更换电路板。 选择“HEAT1”(主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 项目 U196。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8 处的 电平不变低,请更换驱动主控板或电源板,并 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电源板上的定影加热器控 制电路损坏。 驱动主控板或电源板不 良。 | C6000 | 主定影加热器连接损坏 •在温度 15°C 以上的环境中 20 分钟 以后,机器操作仍未稳定。 •在温度 15°C 以下的环境中 30 分钟 以后,机器操作仍未稳定。 •定影稳定后,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检 测到的温度低于 100°C。 |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0Ω,请更换定影装 置热敏电阻 1(参见 1-6-38 页)。 更换电源板。 |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短 路。 电源板上的定影加热器控 制电路损坏。 | C6020 | 主定影加热器高温错误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检测到的温度在 195°C 以上。 |
请检查,若有必要请重新安装。 检查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副定影加热 器(参见 1-6-34 页)。 请检查,若有必要请重新安装。 请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2-14 处的连接,以及 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有异常,请修复或更换 (参见 1-6-38 页)。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Ω,请更换定影装 置热敏电阻 2(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定影装置 温控器(参见 1-6-40 页)。 选择“HEAT2”(副定影加热器),执行保 养项目 U196。如果电源板上 TB3 和 CN2-2 之间的电压不变为 100 V AC,请更换电路 板。 选择“HEAT2”(副定影加热器),执行保 养项目 U196。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9 处 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驱动主控板或电源板, 并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 | 副定影加热器安装不正 确。 副定影加热器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安 装不正确。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接 插件端子连接松动。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出 现故障。 定影装置温控器工作。 电源板上的定影加热器控 制电路损坏。 驱动主控板或电源板不 良。 | C6200 | 副定影加热器连接损坏 •定影稳定后,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检 测到的温度低于 100°C。 |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0Ω,请更换定影装 置热敏电阻 2(参见 1-6-38 页)。 更换电源板。 |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短 路。 电源板上的定影加热器控 制电路损坏。 | C6220 | 副定影加热器高温错误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检测到的温度在 200°C 以上。 |
------------------------------------------
2A7
1-5-16
1-5-16
代码 | 内容 | 备注 |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
C6400 | 过零中断错误 •在定影相位控制过程中,过零信号未 能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 CN3-1B 处达 5 s。 | 接插件端子连接松动或接 触不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4-7
处的连接,和电源 板上 CN9-1 处的连接,以及各端子的连通性。 如有异常,请修复或更换。 检查过零信号是否从电源板上的 CN9-1 输出。 如果不是,请更换电路板。 检查过零信号是否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的 CN4-7。如果不是,请更换电路板。 |
C7101 | 墨粉传感器错误 •墨粉传感器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 CN2-9 处的电平为 4.6 V 以上。 •墨粉传感器输入到驱动主控板上 CN2-9 处的电平为 0.8 V 以下。 | 墨粉传感器不良。 墨粉传感器接插件端子连 接松动或接触不良。 显影剂不良。 | 更换墨粉传感器。 重新插入接插件。同时检查端子导线的连通 性,如果不连通,请修复或更换导线。 请更换显影剂(参见 1-6-14 页)。 |
C7200 | 显影热敏电阻连接损坏 •显影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为 0°C 以 下达 100 ms。 •显影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为 56°C 以上达 100 ms。 | 显影热敏电阻安装不正 确。 显影热敏电阻接插件端子 连接松动。 显影热敏电阻出现故障。 显影热敏电阻短路。 | 请检查,若有必要请重新安装。 请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2-1 处的连接,以及各 端子的连通性。如有异常,请修复或更换。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为 ∞Ω,请更换显影热 敏电阻。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为 0Ω,请更换显影热 敏电阻。 |
------------------------------------------
2A7
1-5-17
1-5-3 成像问题
(1) 无图像
(全白)。
参见 1-5-18 页。
(2) 图像的部分或全
部为实心黑。
参见 1-5-19 页。
(3) 图像太淡。
参见 1-5-20 页。
(4) 可见底色。
参见 1-5-20 页。
(5) 白线呈纵向出
现。
参见 1-5-21 页。
(6) 黑线呈纵向出
现。
参见 1-5-21 页。
(7) 黑线呈横向出
现。
参见 1-5-22 页。
(8) 复印件图像的一
侧比另一侧浓。
参见 1-5-22 页。
(9) 图像上出现黑
点。
参见 1-5-23 页。
(10) 图像模糊。
参见 1-5-23 页。
(11) 图像前端始终未
与原稿对齐。
参见 1-5-24 页。
(12) 图像前端偶尔未
与原稿对齐。
参见 1-5-24 页。
(13) 纸张折皱。
参见 1-5-24 页。
(14) 发生偏移。
参见 1-5-25 页。
(15) 图像部分缺损。
参见 1-5-25 页。
(16) 定影不良。
参见 1-5-25 页。
(17) 图像焦距不良。
参见 1-5-26 页。
(18) 图像中线未与原
稿对齐。
参见 1-5-26 页。
(19) 图像 A0 宽度的
四分之一为白
色。
参见 1-5-27 页。
(20) 图像 A0 宽度的
四分之一为黑
色。
参见 1-5-27 页。
------------------------------------------
1-5-17
1-5-3 成像问题
(1) 无图像
(全白)。
参见 1-5-18 页。
(2) 图像的部分或全
部为实心黑。
参见 1-5-19 页。
(3) 图像太淡。
参见 1-5-20 页。
(4) 可见底色。
参见 1-5-20 页。
(5) 白线呈纵向出
现。
参见 1-5-21 页。
(6) 黑线呈纵向出
现。
参见 1-5-21 页。
(7) 黑线呈横向出
现。
参见 1-5-22 页。
(8) 复印件图像的一
侧比另一侧浓。
参见 1-5-22 页。
(9) 图像上出现黑
点。
参见 1-5-23 页。
(10) 图像模糊。
参见 1-5-23 页。
(11) 图像前端始终未
与原稿对齐。
参见 1-5-24 页。
(12) 图像前端偶尔未
与原稿对齐。
参见 1-5-24 页。
(13) 纸张折皱。
参见 1-5-24 页。
(14) 发生偏移。
参见 1-5-25 页。
(15) 图像部分缺损。
参见 1-5-25 页。
(16) 定影不良。
参见 1-5-25 页。
(17) 图像焦距不良。
参见 1-5-26 页。
(18) 图像中线未与原
稿对齐。
参见 1-5-26 页。
(19) 图像 A0 宽度的
四分之一为白
色。
参见 1-5-27 页。
(20) 图像 A0 宽度的
四分之一为黑
色。
参见 1-5-27 页。
------------------------------------------
2A7
1-5-18
(1) 无图像(全白)。 原因
1. 无转印辊充电。
2. LPH 未能打开。
1-5-18
(1) 无图像(全白)。 原因
1. 无转印辊充电。
2. LPH 未能打开。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无转印辊充电。 驱动主控板不良。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 |
2. LPH
未能打开。 电源板不良。 LPH 数据线或电源线接插件接触不良。 IPU PCB 或 LPH 不良。 | |
选择“TC:ON”(转印辊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并检查驱动 主控板上 CN4-3 处电平是否变低。如果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
当 ST 高压变压器上
CN1-2 处电平或驱动主控板上 CN4-3 处电平变 低时,选择“TC:ON”(转印辊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 过程 中,如果不进行转印辊充电,请更换 ST 高压变压器。 | |
测量为 LPH
提供电源的电源板上各端子的电压。如果没有,请更换 电路板。 | |
检查其中松动的接插件和接触不良的地方,如有必要请修复。检查每 根导线接插件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 |
执行保养项目
U451,如果不输出灰色图案,请更换 IPU PCB 或 LPH(参见 1-6-3 页)。 |
------------------------------------------
2A7
1-5-19
1-5-19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未能点亮。 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不良。 扫描电路板 不良。 | |
2.
无主充电。 驱动主控板不良。 | |
3. LPH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不输出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检查 LPH 数据线接插件的 连接,如有必要请修复。 |
4. LPH 不良。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确认 LPH 数据线的连接和 IPU PCB 完好后,仍不输出 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更换 LPH(参见 1-6-6 页)。 |
5. IPU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输出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执行保养项目 U062。如果每 个通道的值是 255,请检查 IPU 数据线接插件的连接,如有必要请修 复。 |
6. IPU PCB 不良。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输出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执行保养项目 U062。如果每 个通道的值接近 0,请更换 IPU PCB(请确认氙气灯亮起)。 |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如果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上 CN1-2
处电平 变低时,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点亮,请更换电路板。 | |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并检查扫描电路板 上 CN8-5 或 CN8-6 处电平 是否变低。如果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
如果复印时驱动主控板上 CN6-12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2) 图像的部分或全部为实心黑。 原因
1.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未能点亮。
2. 无主充电。
3. LPH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4. LPH 不良。
5. IPU 数据线接插件松动。
6. IPU PCB 不良。
2A7
1-5-20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墨粉不足。 | 如果操作面板上显示要求添加墨粉的信息,请补充墨粉。 |
2. 显影剂失效。 | 请检查使用该显影剂完成的复印件数量。如果已达到规定的限值,请 更换显影剂(参见 1-6-14 页)。 |
3. 感光鼓磨损。 | 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4.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 执行保养项目 U454 并调节曝光量(参见 12 页)。 |
5.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 重新调节磁刷或磁穗刮板位置(参见 1-6-16 和 17 页)。 |
6.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 执行保养项目 U100
并重新调节感光鼓的表面电势(参见 1-6-21 页)。 |
7. LPH 变脏。 | 清洁 LPH(参见 1-6-3 页)。 |
8.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 当 ST 高压变压器上
CN1-2 处电平或驱动主控板上 CN4-3 处电平变 低时,选择“TC:ON”(转印辊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 过程 中,如果不进行转印辊充电,请更换 ST 高压变压器。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 清洁 CIS 中透镜阵列。 |
2. 显影剂失效。 | 请检查使用该显影剂完成的复印件数量。如果已达到规定的限值,请 更换显影剂(参见 1-6-14 页)。 |
3.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 执行保养项目 U454 并调节曝光量(参见 1-6-12 页)。 |
4.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 请重新调节磁穗刮板位置(参见 1-6-16 页)。 |
5.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 执行保养项目 U100
并重新调节感光鼓的表面电势(参见 1-6-21 页)。 |
6. LPH 变脏。 | 清洁 LPH(参见 1-6-3 页)。 |
(3) 图像太淡。
(4) 可见底色。
原因
1. 墨粉不足。
2. 显影剂失效。
3. 感光鼓磨损。
4.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5.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6.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7. LPH 变脏。
8.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原因
1.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2. 显影剂失效。
3. 错误地调节了氙气灯强度。
4. 错误地调节了显影部。
5. 错误地调节了感光鼓表面电势。
6. LPH 变脏。
------------------------------------------
2A7
1-5-21
1-5-21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 清洁主充电器导线。如果导线破损,请进行更换(参见 1-6-22 页)。 |
2. 显影组件中有异物。 | 请检查磁刷是否均匀。如果存在异物,请更换显影剂(参见 1-6-14 页)。 |
3. 感光鼓破损。 | 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4. 稿台玻璃变脏。 | 请清洁稿台玻璃。 |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 请清洁上部中原稿辊。 |
6. LPH 变脏。 | 清洁 LPH(参见 1-6-3 页)。 |
7. LPH 不良。 | 执行保养项目
U451。如果不输出灰色图案,请更换 LPH(参见 6 页)。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原因 |
请清洁稿台玻璃。 | 1. 稿台玻璃变脏。 |
清洁 CIS 中透镜阵列。 |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
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3. 感光鼓破损。 |
请更换清洁刮板(参见 1-6-29 页)。 | 4.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
请清洁上部中原稿辊。 |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
请清洁主充电器导线。如果导线破损,请进行更换(参见 1-6-22 页)。 | 6.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确认 LPH 数据线的连接和 IPU PCB 完好后,仍不输出 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更换 LPH(参见 1-6-6 页)。 | 7. LPH 不良。 |
选择“Measure Black
Density”(测量黑色浓度),执行保养项目 U461。如果输出调节实心黑的图像,请执行保养项目 U062。如果每 个通道的值接近 0,请更换 IPU PCB(请确认氙气灯亮起)。 | 8. IPU PCB 不良。 |
(5) 白线呈纵向出现。
(6) 黑线呈纵向出现。
原因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2. 显影组件中有异物。
3. 感光鼓破损。
4. 稿台玻璃变脏。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6. LPH 变脏。
7. LPH 不良。
原因
1. 稿台玻璃变脏。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3. 感光鼓破损。
4.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5. 上部中原稿辊变脏。
6.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或破损。
7. LPH 不良。
8. IPU PCB 不良。
------------------------------------------
2A7
1-5-22
1-5-22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感光鼓破损。 | 如果行间距为 283 mm,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2.
不输出显影偏压。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连接松动或接触不 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
3. 显影部变脏。 | 请清洁显影部。 |
请检查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是否连接牢固。如果不是,请修复。请 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 |
复印时,如果电源高压变压器上
CN1-6 处电平变低,但不输出显影偏 压,请更换变压器。 | |
如果复印时驱动主控板上 CN6-13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 | 请清洁主充电器导线。如果严重脏污,请进行更换(参见 1-6-22 页)。 |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 请清洁 CIS 中透镜阵列。 |
3.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良。 |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并检查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如果存在任何故 障,请更换 CIS(参见 1-6-3 页)。 |
(7) 黑线呈横向出现。
(8) 复印件图像的一侧比另一侧
浓。
原因
1. 感光鼓破损。
2. 不输出显影偏压。
3. 显影部变脏。
原因
1. 主充电器导线变脏。
2. CIS 中透镜阵列变脏。
3.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良。
------------------------------------------
2A7
1-5-23
1-5-23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感光鼓破损。 | 如果点间距为 283 mm,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2.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 请更换清洁刮板(参见 1-6-29 页)。 |
3. 清洁毛刷变脏或破损。 | 请清洁清洁毛刷。如果破损,请进行更换(参见 1-6-31 页)。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原稿传输不规则。 上部前、上部中、上部后、下部前或下部后 原稿辊变脏或变形。 原稿供纸部驱动系统故障。 原稿盖板安装不正确。 | |
2. 压辊变形。 | 请更换压辊(参见 1-6-37 页)。 |
3. 纸张传输驱动系统故障。 | 请检查齿轮和皮带。如有必要,请对齿轮进行润滑或重新调节皮带张 力。 |
如有必要,请清洁或更换上部前、上部中、上部后、下部前或下部后 原稿辊。 | |
请检查齿轮和皮带。如有必要,请对齿轮进行润滑或重新调节皮带张 力。 | |
请重新安装。 |
(9) 图像上出现黑点。
(10) 图像模糊。
原因
1. 感光鼓破损。
2. 清洁刮板变形或磨损。
3. 清洁毛刷变脏或破损。
原因
1. 原稿传输不规则。
2. 压辊变形。
3. 纸张传输驱动系统故障。
------------------------------------------
2A7
1-5-24
1-5-24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错误地调节了前端对位。 | 执行保养项目 U066 并重新调节前端对位(参见 1-6-44 页)。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对位辊离合器或手送对位离合器安装不正确 或操作不正确。 | 请检查每个离合器的安装位置和操作,如有任何操作问题,请进行更 换。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纸张曲皱。 | 请检查纸张存储环境。 |
2. 纸张潮湿。 | 请检查纸张存储环境。 |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 请检查定影压力调节螺母是否正确紧固,如果不是,请修复。 |
(11) 图像前端始终未与原稿对齐。
(12) 图像前端偶尔未与原稿对齐。
(13) 纸张折皱。
原因
1. 错误地调节了前端对位。
原因
1. 对位辊离合器或手送对位离合器安装不正确或操作不正确。
原因
1. 纸张曲皱。
2. 纸张潮湿。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
2A7
1-5-25
1-5-25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清洁刮板不良。 | 请更换清洁刮板(参见 1-6-29 页)。 |
2. 左消电灯、中消电灯或右消电灯未能点亮。 | 执行保养项目
U105。如果在各接插件紧固的情况下,左消电灯、中 消电灯或右消电灯不点亮,请更换消电灯。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纸张潮湿。 | 请检查纸张存储环境。 |
2. 纸张折皱。 | 请更换纸张。 |
3. 感光鼓破损。 | 请更换感光鼓(参见 1-6-18 页)。 |
4. 预转印内部上导板变形。 | 请修复或更换。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纸张错误。 | 请检查纸张是否合乎规格。 |
2.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 请检查定影压力调节螺母是否正确紧固,如果不是,请修复。 |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温度。 | 请在用户初始设定中重新调节定影温度。 |
4. 压辊破损。 | 请更换压辊(参见 1-6-37 页)。 |
(14) 发生偏移。
(15) 图像部分缺损。
(16) 定影不良。
原因
1. 清洁刮板不良。
2. 左消电灯、中消电灯或右消电灯未能点亮。
原因
1. 纸张潮湿。
2. 纸张折皱。
3. 感光鼓破损。
4. 预转印内部上导板变形。
原因
1. 纸张错误。
2.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压力。
3. 错误地调节了定影温度。
4. 压辊破损。
------------------------------------------
2A7
1-5-26
1-5-26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LPH 安装不正确。 | 选择“Adjust
Focus”(调节焦距),执行保养项目 U461,输出测 试图案进行图像焦距调节。如果图像不正确,请调节 LPH 位置(参 见 1-6-7 页)。 |
2. LPH 不良。 | 调节 LPH
位置后,请选择“Adjust Focus”(调节焦距),执行保 养项目 U461。如果测试图案仍然不正确,请更换 LPH。 |
3. CIS 不良。 | 在选择“Adjust
Focus”(调节焦距),执行保养项目 U461,获得 正确的图案之后,如果正常复印时图像仍然焦距不良,请更换 CIS。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纸卷未在纸卷轴上正确安装。 | 纠正。 |
2. 纸张未在手送供纸台上正确放置。 | 纠正。 |
3. 原稿未正确放置。 | 纠正。 |
(17) 图像焦距不良。
(18) 图像中线未与原稿对齐。 原因
1. 纸卷未在纸卷筒上正确安装。
2. 纸张未在手送供纸台上正确放置。
3. 原稿未正确放置。
原因
1. LPH 安装不正确。
2. LPH 不良。
3. CIS 不良。
------------------------------------------
2A7
1-5-27
举例
如果 CN3(CN1)有问题,但是 CN4(CN2)到 CN6(CN4)正常,请交换 CIS 和 ISU PCB 的 CN1 - CN3 和 CN2 -
CN4 连接,进行检查。
1-5-27
举例
如果 CN3(CN1)有问题,但是 CN4(CN2)到 CN6(CN4)正常,请交换 CIS 和 ISU PCB 的 CN1 - CN3 和 CN2 -
CN4 连接,进行检查。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CIS 或 ISU PCB 不良。 | 如下例所示,改变 CIS 和 ISU PCB 的连接,找到问题所在。 |
2. LPH 不良。 | 执行保养项目
U451。如果不输出灰色图案,请更换 LPH(参见 1-6- 6 页)。 |
如果 CIS 的 CN2 和
ISU PCB 的 CN3 之间的 连接正常。 | 请将 CIS 的 CN1 连接至
ISU PCB 的 CN4。如果出现故障,则 CIS 不良。请更换 CIS。 |
如果 CIS 的 CN1 和
ISU PCB 的 CN4 之间的 连接正常。 | 请将 CIS 的 CN2 连接至
ISU PCB 的 CN3。如果出现故障,则 ISU PCB 不良。请更换 ISU PCB。 |
(19)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白
色。
(20)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黑
色。
原因
1. CIS 或 ISU PCB 不良。
2. LPH 不良。
原因
1. CIS 或 ISU PCB 不良。
2. LPH 不良。
请参见“(19) 图像 A0 宽度的四分之一为白色”,查看检查步骤和纠正措施。
2A7
1-5-28
1-5-4 电气问题
1-5-28
1-5-4 电气问题
问题 | 原因 | 检查步骤/纠正措施 |
(1) 电源开关打开时机器 根本不工作。 | 墙上插座中没电。 电源插头未正确连接。 电源线出现故障。 电源板上的噪声滤波器不良。 电源开关不良。 电源板上的保险丝熔断。 电源板不良。 | 请测量输入电压。 请检查电源线是否与插座牢固连接。 请检查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电源线。 请检查输入、输出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好,请更换滤波 器。 请检查各触点的连通性。如果不好,请更换开关。 请检查保险丝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找出造成熔断的因 素,并更换保险丝。 提供 AC 电源时,请检查是否输出 24 V、 5 V、3 V、-5 V 和 12 V DC。如果不输出,请更换电路板。 |
(2) 主电机不工作。 | 驱动主控板不良。 主电机不良。 | 选择“Main/Drum
Motor”(主/感光鼓电机),执行保养 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7 处电平不变低,请 更换电路板。 选择“Main/Drum Motor”(主/感光鼓电机),执行保养 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7 处电平变低,但主 电机不旋转,请更换电机。 |
(3) 感光鼓电机不工作。 | 感光鼓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选择“Main/Drum
Motor”(主/感光鼓电机),执行保养 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3 处电平变低,但感 光鼓电机不旋转,请更换电机。 选择“Main/Drum Motor”(主/感光鼓电机),执行保养 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3 处电平不变低,请 更换电路板。 |
(4) 定影电机不工作。 | 定影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选择“Fixing
motors”(定影电机),执行保养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5 处电平变低,但定影电机 不旋转,请更换电机。 选择“Fixing motors”(定影电机),执行保养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5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5) 供纸电机不工作。 | 供纸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选择“Feed
motors”(供纸电机),执行保养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1 处电平变低,但供纸电机 不旋转,请更换电机。 选择“Feed motors”(供纸电机),执行保养项目 U03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7-1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
1-5-29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6) 原 稿 供 纸 电 机 不 工 作。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原稿供纸 电机。 执行保养项目 U073。如果原稿电机电路板上 CN1-4 处电 平变低,但原稿电机不旋转,请更换电路板。 执行保养项目 U073。如果扫描电路板 上 CN8-1 处电平不 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原稿供纸电机线圈损坏。 原稿电机电路板不良。 扫描电路板 不良。 |
(7) 供粉电机不工作。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供粉电 机。 执行保养项目 U135。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1 和 CN4-2 处不输出 24 V DC,请更换电路板。 | 供粉电机线圈损坏。 驱动主控板不良。 |
(8) 纸张传输风扇电机不 工作。 | 选择“Convey”(传输),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 主控板上 CN4-14 处电平变低,但纸张传输风扇电机不旋 转,请更换电机。 选择“Convey”(传输),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 主控板上 CN4-14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纸张传输风扇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9) 定影装置风扇电机不 工作。 | 选择“Fixing”(定影),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 主控板上 CN4-10 和 CN4-12 处电平变低,但定影装置风 扇电机不旋转,请更换电机。 选择“Fixing”(定影),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 主控板上 CN4-10 和 CN4-12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 板。 | 定影装置风扇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10) LPH 风扇电机不工 作。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 LPH 风 扇电机。 选择“LPH”,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16-9 处电平变低,但 LPH 风扇电机不旋转,请更换电 机。 选择“LPH”,执行保养项目 U037。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16-9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如果功率继电器 1 打开时, LPH 风扇电机不旋转,请更换 电机。 | LPH
风扇电机线圈损坏。 LPH 风扇电机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LPH 风扇电机不良。 |
(11)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 不工作。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上部滚筒 卷绕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C L 1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9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线圈损坏。 上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 接触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 选购件
2A7
1-5-30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12)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 不工作。 |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线圈损坏。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 接触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中部滚筒 卷绕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C L 2 ”(中部滚筒卷绕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0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 电路板。 |
(13)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 不工作。 |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线圈损坏。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 接触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下部滚筒 卷绕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C L 3 ”(下部滚筒卷绕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1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 电路板。 |
(14) 上部供纸离合器*不工 作。 | 上部供纸离合器线圈损坏。 上部供纸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上部供纸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Feed 1”(供纸 1),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 动主控板上 CN6-6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15) 中部供纸离合器不工 作。 | 中部供纸离合器线圈损坏。 中部供纸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中部供纸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Feed 2”(供纸 2),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 动主控板上 CN6-7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16) 下部供纸离合器不工 作。 | 下部供纸离合器线圈损坏。 下部供纸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下部供纸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Feed 3”(供纸 3),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 动主控板上 CN6-8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17) 滚筒供纸离合器不工 作。 | 滚筒供纸离合器线圈损坏。 滚筒供纸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滚筒供纸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Roll feed”(滚筒供纸),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 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5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 选购件
2A7
1-5-31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18) 对 位 辊 离 合 器 不 工 作。 | 对位辊离合器线圈损坏。 对位辊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不 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对位辊离 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Roll resi.”(对位辊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4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19) 手送对位离合器不工 作。 | 手送对位离合器线圈损坏。 手送对位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手送对位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BPResist”(手送对位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20) 手送供纸离合器不工 作。 | 手送供纸离合器线圈损坏。 手送供纸离合器的接插件端子接触 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手送供纸 离合器。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BPFeed ”(手送供纸离合器),执行保养项目 U032。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2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21)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 不点亮。 | 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不良。 扫描电路板 不良。 CIS 不良。 |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如果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上 CN1- 2 处电平变低,但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点亮,请更换电路 板。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如果扫描电路板 上 CN8-5 或 CN8-6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执行保养项目 U061。如果扫描电路板 上 CN8-5 或 CN8-6 处电平变低,但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不点亮,请更换 CIS。 |
(22)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 不熄灭。 | 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不良。 扫描电路板 不良。 | |
(23) 左消电灯、中消电灯 或右消电灯不点亮。 | 左消电灯、中消电灯或右消电灯出 现故障。 驱动主控板不良。 | |
当左侧灯控板或右侧灯控板上
CN1-2 处为高电平时,请检查 左氙气灯或右氙气灯是否熄灭。如果不熄灭,请更换电路 板。 请检查扫描电路板 上 CN8-5 或 CN8-6 处电平是否保持常 低。如果是,请更换电路板。 | ||
请检查线圈各部位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左消电 灯、中消电灯或右消电灯。 执行保养项目 U105。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6 处电平不 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
2A7
1-5-32
2A7
1-5-32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24) 主 定 影 加 热 器 不 打 开。 | 主定影加热器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温控器工作。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主定影加热器 (参见 1-6-34 页)。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0Ω,请更换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定影装置温控 器(参见 1-6-40 页)。 选择“HEAT1”(主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项目 U196。 如果电源板上 CN9-3 处电平变低,但主定影加热器不打开, 请更换电路板。 选择“HEAT1”(主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项目 U196。 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8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25) 副 定 影 加 热 器 不 打 开。 | 副定影加热器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出现故障。 定影装置温控器工作。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副定影加热器 (参见 1-6-34 页)。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0Ω,请更换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定影装置温控 器(参见 1-6-40 页)。 选择“HEAT2”(副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项目 U196。 如果电源板上 CN9-4 处电平变低,但副定影加热器不打开, 请更换电路板。 选择“HEAT2”(副定影加热器),执行保养项目 U196。 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9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26) 主定影加热器无法关 闭。 |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的温度传感部 变脏。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短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目视检查,如有必要,请进行清洁。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Ω,请更换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1 (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电源板上 CN9-3 处电平是否保持常低。如果是,请 更换电路板。 请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4-8 处电平是否保持常低。如果是, 请更换电路板。 |
(27) 副定影加热器无法关 闭。 |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的热传感部变 脏。 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短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目视检查,如有必要,请进行清洁。 请测量电阻。如果电阻是 ∞Ω,请更换定影装置热敏电阻 2 (参见 1-6-38 页)。 请检查电源板上 CN9-4 处电平是否保持常低。如果是,请 更换电路板。 请检查驱动主控板上 CN4-9 处电平是否保持常低。如果是, 请更换电路板。 |
2A7
1-5-33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28) 无主充电。 | 主充电器导线损坏。 主充电器组件漏电。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接触不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更换主充电器导线(参见
1-6-22 页)。 请清洁主充电器组件。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端子。 复印时,如果电源高压变压器上 CN1-3 处电平变低,但不 执行主充电,请更换变压器。 如果复印时驱动主控板上 CN6-12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 路板。 |
(29) 无转印辊充电。 | 转印辊充电器导线损坏。 转印辊充电器组件漏电。 ST 高压变压器接插件接触不良。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更换转印辊充电器导线(参见
1-6-24 页)。 请清洁转印辊充电器组件。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端子。 选择“TC:ON”(转印辊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如 果 ST 高压变压器上 CN1-1 处电平或驱动主控板上 CN4-3 处电平变低,但不执行转印辊充电,请更换变压器。 选择“TC:ON”(转印辊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如 果驱动主控板上 CN4-3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30) 无分离充电。 | 分离充电器导线损坏。 ST 高压变压器接插件接触不良。 ST 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目视检查。如有必要,请更换导线(参见 1-6-24
页)。 请检查接插件是否连接牢固。如果不是,请修复。请检查各 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选择“AC:ON”(分离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如果 ST 高压变压器上 CN1-2 处电平或驱动主控板上 CN4-4 处 电平变低,但不执行分离充电,请更换电路板。 选择“AC:ON”(分离充电),执行保养项目 U101。如果 驱动主控板上 CN4-4 处电平不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31) 无显影偏压。 | 电源高压变压器接插件连接松动或 接触不良。 电源高压变压器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接插件是否连接牢固。如果不是,请修复。请检查各 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执行保养项目 U140。如果电源高压变压器上 CN1-6 处电平 变低,但不输出显影偏压,请更换变压器。 执行保养项目 U140。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3 处电平不 变低,请更换电路板。 |
------------------------------------------
2A7
1-5-34
2A7
1-5-34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32) 扫描停止键不工作。 | 操作面板不良。 | 当按下扫描停止键时,如果操作面板上 CN2-3 处电平不变 低,请更换电路板。 |
(33) 感 光 鼓 加 热 器 不 工 作。 | 感光鼓加热器导线损坏。 | 请测量端子的电阻。如果电阻为 ∞ Ω,请更换感光鼓加热 器。 |
(34) 上部滚筒装置加热器* 不工作。 | 上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出现故障。 上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不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测量端子的电阻。如果电阻为 ∞Ω,请更换上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 请检查上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的连通性是否完好。如果开 关打开时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当电源板上 CN9-5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上部滚筒装置加热 器不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当驱动主控板上 CN4-11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上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不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
(35) 中部滚筒装置加热器 不工作。 | 中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出现故障。 中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不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测量端子的电阻。如果电阻为 ∞Ω,请更换中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 请检查中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的连通性是否完好。如果开 关打开时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当电源板上 CN9-5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中部滚筒装置加热 器不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当驱动主控板上 CN4-11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中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
(36) 下部滚筒装置加热器 不工作。 | 下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出现故障。 下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不良。 电源板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测量端子的电阻。如果电阻为 ∞Ω,请更换下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 请检查下部滚筒装置加热器开关的连通性是否完好。如果开 关打开时不连通,请进行更换。 当电源板上 CN9-5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下部滚筒装置加热 器不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当驱动主控板上 CN4-11 处为低电平时,如果下部滚筒装置 加热器工作,请更换电路板。 |
(37) 分 离 爪 电 磁 铁 不 工 作。 | 分离爪电磁铁接插件接触不良。 驱动主控板不良。 | 请检查各端子的连通性。如果不连通,请更换分离爪电磁 铁。 选择“Separa. of solenoids”(分离爪电磁铁),执行保 养项目 U033。如果驱动主控板上 CN6-15 处电平不变低, 请更换电路板。 |
* 选购件
------------------------------------------
2A7
1-5-35
1-5-35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请检查上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上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是否变形或磨损。 请检查中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中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是否变形或磨损。 请检查下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下部滚筒装置的滚筒供纸上部辊和下部 辊是否变形或磨损。 插入裁切装置后,请检查各辊的表面是否被纸 屑弄脏。 插入裁切装置后,请检查各辊是否变形或磨 损。 请检查手送对位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请检查手送对位开关致动器是否损坏。 请检查手送供纸辊、手送供纸上部辊和手送供 纸下部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手送供纸辊、手送供纸上部辊和手送供 纸下部辊是否变形或磨损。 请检查上部*、中部和下部供纸离合器、对位辊 离合器、手送供纸离合器、手送对位离合器以 及滚筒供纸离合器是否安装正确。 请检查上部*、中部和下部供纸离合器、对位辊 离合器、手送供纸离合器、手送对位离合器以 及滚筒供纸离合器是否正常工作。 请检查供纸部驱动皮带 1 和 2 是否安装正确。 |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手送对位开关打开和关闭时,驱动主控板 上的 CN3-12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开关。 如果是,请更换开关。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不是,请重新安装。 如果不是,请更换元件。 如果不是,请重新安装。 | (1) 无预搓纸。 |
1-5-5 机械问题
* 选购件
------------------------------------------2A7
1-5-36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2) 无对位搓纸。 | 请检查对位辊轮和滚筒对位皮带轮的表面是否 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手送供纸上部辊、手送供纸下部辊、预 转印皮带轮和预转印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 脏。 请检查对位辊离合器和手送对位离合器是否安 装正确。 请检查对位辊离合器和手送对位离合器是否正 常工作。 |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不是,请重新安装。 如果不是,请进行更换。 |
(3) 无原稿传输。 | 请检查上部前、上部中、上部后、下部前和下 部后原稿辊的表面是否被纸屑弄脏。 请检查上部前和上部后原稿辊是否变形或磨 损。 请检查原稿前端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请检查原稿前端开关致动器是否损坏。 请检查原稿后端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请检查原稿后端开关致动器是否损坏。 请检查原稿供纸部驱动皮带 1 和 2 是否安装正 确。 | 如果是,请用异丙醇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原稿前端开关打开和关闭时,扫描电路板 上的 CN7-1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开关。 如果是,请更换开关。 如果原稿后端检测开关打开和关闭时,扫描电 路板 上的 CN7-2 处电平保持不变,请更换开 关。 如果是,请更换开关。 如果不是,请重新安装。 |
(4) 原稿卡纸。 | 请检查原稿盖板是否安装正确。 请检查沿着原稿传输路径的导板或其它元件是 否变形。 | |
如果不是,请重新安装。 如果是,请修正或更换。 |
------------------------------------------
2A7
1-5-37
2A7
1-5-37
问题 | 原因/检查步骤 | 纠正措施 |
(5) 卡纸。 | 请检查纸张。 请检查转印辊充电器组件上的分离充电器导线 是否损坏。 请检查纸张传输风扇电机是否正常旋转。 请检查沿着纸张传输路径的导板或其它元件是 否变形。 请检查压辊分离爪或热辊是否严重脏污。 请检查压辊分离爪或热辊是否变形。 请检查油辊是否严重脏污。 请检查分离爪电磁铁是否不良。 | 如果纸张严重曲皱或有其它问题,请更换。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参见 1-6-24 页)。 如果不是,请进行更换。 如果是,请修正或更换。 如果是,请进行清洁。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参见 1-6-37 页)。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参见 1-6-33 页)。 参见 1-5-34 页。 |
(6) 墨粉落至纸张传输部。 | 请检查显影部是否严重脏污。 请检查下部清洁封条是否变形。 | 如果是,请清洁显影部及周围区域。 如果是,请进行更换(参见 1-6-30 页)。 |
(7) 异常噪声。 | 请检查是否所有的辊和齿轮旋转顺畅。 请检查是否所有驱动皮带的张力正常。 | 如有问题,请润滑轴承和齿轮。 如果不 |

扫描开通重新登录查看更多

添加朱师傅微信咨询